李四光(1889—197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1889年10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
李四光童年的时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一家数口仅靠父亲办私塾收缴学生的一点学费来勉强维持,如果遇上灾荒年,私塾的学生少了,就有断粮断炊的危险,不得已时也只好从当地的地主家里租借。所以,李四光的母亲也经常纺线织布,换些零用钱。特别是李四光的父亲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曾经因与黄冈的革命党人有来往而被迫逃离家乡,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艰难。这一切,对童年的李四光影响很大。当他50多岁的时候,还不时想起幼年的苦难,深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种种苦楚而痛心。
正是这样的家教影响下,李四光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常常帮着妈妈打柴、舂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
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是秀才,思想进步,学识渊博,一生热心乡村教育事业,为黄冈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原在新庙开设了一个私塾,后又将其改为学堂,并自任堂长。由于他的学堂在鄂东一带很有名气,过了几年,县里将他的学堂改为公立,称“东乡小学”,并任命他为校长。他为人正直,口才甚好,学生很喜欢听他讲课。
李四光6岁时到父亲的私塾里,随父亲念书。李四光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勤奋用功。每天从早到晚,朗读、背诵、练字、作文忙个不停。他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自学习,而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爬桌子,踩凳子,闹翻了天。
李四光的父亲与当时黄冈的革命党人吴贡三关系很密切。有一天,父亲在书房偷偷修改吴贡三托人捎来的《孔孟心肝》反清小册子。他边看边紧蹙双眉,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子。
李四光从门缝里看到爸爸一晚上都在屋内来回走,感到很奇怪,于是他进屋问爸爸:“爸爸,你一定有什么心事吧?是生我的气了?”
父亲见小四光一脸认真的样子,就合上书本,叹了口气说:“孩子,中日甲午海战,由于清政府无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把台湾、澎湖、辽东割让给了日本人,把旅大租借给了俄国。这些地方的人民都沦为亡国奴了,我怎能不伤心?”
“爸爸,我听说北洋舰队从外国买来20多艘战舰呢!我们为什么还打不过外国人呢?”
“这是因为清政府派了卖国贼李鸿章向北洋水师下令不准抵抗日军,才招致全军覆没。”
“难道那么多战舰没有一艘去迎敌吗?”
“有一位名叫邓世昌的舰长就率兵抗敌,后来炮弹用尽了,战舰也受了伤。邓世昌下令战舰加速前进,想猛撞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我们的战船没有日本人的速度快,结果不但没有追上敌舰,反而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都牺牲了。”
听了爸爸的话,李四光把拳头捏得紧紧的。他咬着牙说:“我长大了一定要造一艘最快的战舰。谁敢来欺负中国,就撞死它。”
从此,李四光对轮船发生了兴趣。有一天,爸爸到县城办事,李四光也跟着去了。在长江边,李四光看到江面上有一座像高大楼房的东西,上面还有窗户。父亲告诉他,那就是大轮船。
李四光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轮船是用盖房子用的毛竹和木头做的吗?”
“哈哈。孩子,用毛竹和木头可以做简单的小船。这样的大船是用钢铁做的。”
“钢铁?”李四光想起了家里种地用的铁犁、锄头,砍柴用的柴刀。钢铁很重呀,一把柴刀掉到水里,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这艘钢铁大船为什么沉不下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他向街上的铁匠叔叔要了一块废铁皮,又找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小船。然后把铁皮照着纸样子剪好。于是,李四光开始又敲又打地造起船来。干了一整天,一只小小的铁皮船做好了。他又用剩下的铁皮卷成一只小巧的烟筒,安在小船上,还用小布角做了一面小小的旗帜,插在船头上。
弟弟妹妹们一直围在哥哥身边看他“造船”。李四光收拾好工具,在村里的一大群孩子们的簇拥下来到池塘边。大家蹲在岸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四光把小铁船放入水中。只见小船稳稳当当地停在水面上。李四光用手在船的后边拨了几下水,小船慢慢地向前驶去。
“哇,成功啦!小船走起来了!”李四光跳着脚欢呼起来。
这个小小的经历给李四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李四光慢慢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1889年10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
李四光童年的时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一家数口仅靠父亲办私塾收缴学生的一点学费来勉强维持,如果遇上灾荒年,私塾的学生少了,就有断粮断炊的危险,不得已时也只好从当地的地主家里租借。所以,李四光的母亲也经常纺线织布,换些零用钱。特别是李四光的父亲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曾经因与黄冈的革命党人有来往而被迫逃离家乡,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艰难。这一切,对童年的李四光影响很大。当他50多岁的时候,还不时想起幼年的苦难,深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种种苦楚而痛心。
正是这样的家教影响下,李四光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常常帮着妈妈打柴、舂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
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是秀才,思想进步,学识渊博,一生热心乡村教育事业,为黄冈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原在新庙开设了一个私塾,后又将其改为学堂,并自任堂长。由于他的学堂在鄂东一带很有名气,过了几年,县里将他的学堂改为公立,称“东乡小学”,并任命他为校长。他为人正直,口才甚好,学生很喜欢听他讲课。
李四光6岁时到父亲的私塾里,随父亲念书。李四光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勤奋用功。每天从早到晚,朗读、背诵、练字、作文忙个不停。他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自学习,而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爬桌子,踩凳子,闹翻了天。
李四光的父亲与当时黄冈的革命党人吴贡三关系很密切。有一天,父亲在书房偷偷修改吴贡三托人捎来的《孔孟心肝》反清小册子。他边看边紧蹙双眉,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子。
李四光从门缝里看到爸爸一晚上都在屋内来回走,感到很奇怪,于是他进屋问爸爸:“爸爸,你一定有什么心事吧?是生我的气了?”
父亲见小四光一脸认真的样子,就合上书本,叹了口气说:“孩子,中日甲午海战,由于清政府无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把台湾、澎湖、辽东割让给了日本人,把旅大租借给了俄国。这些地方的人民都沦为亡国奴了,我怎能不伤心?”
“爸爸,我听说北洋舰队从外国买来20多艘战舰呢!我们为什么还打不过外国人呢?”
“这是因为清政府派了卖国贼李鸿章向北洋水师下令不准抵抗日军,才招致全军覆没。”
“难道那么多战舰没有一艘去迎敌吗?”
“有一位名叫邓世昌的舰长就率兵抗敌,后来炮弹用尽了,战舰也受了伤。邓世昌下令战舰加速前进,想猛撞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我们的战船没有日本人的速度快,结果不但没有追上敌舰,反而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都牺牲了。”
听了爸爸的话,李四光把拳头捏得紧紧的。他咬着牙说:“我长大了一定要造一艘最快的战舰。谁敢来欺负中国,就撞死它。”
从此,李四光对轮船发生了兴趣。有一天,爸爸到县城办事,李四光也跟着去了。在长江边,李四光看到江面上有一座像高大楼房的东西,上面还有窗户。父亲告诉他,那就是大轮船。
李四光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轮船是用盖房子用的毛竹和木头做的吗?”
“哈哈。孩子,用毛竹和木头可以做简单的小船。这样的大船是用钢铁做的。”
“钢铁?”李四光想起了家里种地用的铁犁、锄头,砍柴用的柴刀。钢铁很重呀,一把柴刀掉到水里,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这艘钢铁大船为什么沉不下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他向街上的铁匠叔叔要了一块废铁皮,又找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小船。然后把铁皮照着纸样子剪好。于是,李四光开始又敲又打地造起船来。干了一整天,一只小小的铁皮船做好了。他又用剩下的铁皮卷成一只小巧的烟筒,安在小船上,还用小布角做了一面小小的旗帜,插在船头上。
弟弟妹妹们一直围在哥哥身边看他“造船”。李四光收拾好工具,在村里的一大群孩子们的簇拥下来到池塘边。大家蹲在岸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四光把小铁船放入水中。只见小船稳稳当当地停在水面上。李四光用手在船的后边拨了几下水,小船慢慢地向前驶去。
“哇,成功啦!小船走起来了!”李四光跳着脚欢呼起来。
这个小小的经历给李四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李四光慢慢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