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列表
  • 辅导员列表
  • 皇甫军伟
    著名教育专家,现任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组... ...
  • 马宁
    国际EAP协会认证企业EAP项目导师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系统关系治疗师 中国教育部及教育学会... ...
  • 林格
    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任职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中国关心... ...
  • 程鸿勋
    著名教育专家,阶梯式学习法创始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习科研室主任,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
  • 武志红
    著名学者。1974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 2001年获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日报社”心理专栏”负责人... ...
  • 郭思乐
    1944年9月生,广东梅州市人。1964年大学毕业。1989~1 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学院。现为广东省... ...
  • 唐曾磊
    著名教育专家,思维方法研究专家,三倍快速学习技术创始人,原北京齐贤国际教育科技发展中心校长,现任国家社科基金... ...
  • 林华民
    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 ...
  • 陆士桢
    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北大荒工作10年,后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先后在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辅导员杂志社... ...
  • 佟乐泉
    著名教育专家,语言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暨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 闵乐夫
    北京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家教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
  • 关鸿羽
    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曾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
  • 冉乃彦
    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 ...
  • 田玉
    著名教育专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作文教研室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特聘项目专家,北京树人... ...
  •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 孙云晓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 ...
  • 温金海
    温金海先生,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主席、总干事,中华读经活动的最早提倡者和宣传者。2001起亲自捐款并发动社会募捐... .. .
  • 董进宇
    一个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一个贫困地区贫苦家庭的孩子,不仅凭自己坚毅的努力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吉林大学... ...
  • 赵钰琳
    北京大学教授,原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长,全国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协... ...
  • 杨凤池
    著名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屈开
    屈开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完成了两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译名“开心妈妈”。国内著名亲子...
  • 安俊平
    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专家组成员,主要承担课程... ...
  • 陈建翔
    著名教育学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
  • 钱志亮
    著名教育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中国特教奠基人朴永馨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劳凯声教授...
  • 刘弘文
    弘文学堂创办人、首席讲师,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刘先生出生在“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荆州市,儿时就享受传统文化... ...
  • 韩望喜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韩博士师从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长期从事人性与人生问题的研究。
  • 侯林
    侯林,全国妇联婚姻家庭指导师执行讲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深圳市妇联“阳光家庭”专家讲师团成员、宝安区妇联妇女... ...
  • 魏东林
    生于1970年3月,湖南长沙人。2005年4月北上京城创办“企业国学堂”,2007年更名“明伦书院”, 魏东林先生坚持秉承... ...
  • 宋秋敏
    中国词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东莞理工学院副教授... ...
  • 汤添顺
    马来西亚籍华人。 资深行为心理学专家。 青少年素质培养实践者。 1972年,进入新加坡警队并成为飞虎队队员。
  • 徐晋如
    毕业于清华、北大两大校中文系。博士学历,当代知名青年诗人、学者、儒教徒。现执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著有《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忏慧堂集等》。
  • 刘道溶
    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南山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家庭教育问题。
  • 蒋平
    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咨询与催眠治疗专家,中央电视台12集电视系列片《学生心理训练》主讲嘉宾。
  • 彭小琪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睿智奥尔夫音乐培训中心教学总监,资深儿童音乐教育专家。
  • 陈承毅
    陈承毅,在近40年中医药养生实践工作中,潜心研习中华传统医学“治未病”预防疾病理论,研习蒋维乔《静坐养生法》和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深得静坐养生和真气运行实践精髓。
  • 毕淑敏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 宋承昊
    宋承昊, CCTV-少儿《成长在线》专家组成员、CCTV-2《理财教室》教育理财主讲人,深圳市市民文化大 宋承昊讲堂家庭教育主讲专家;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中国青少年成长规划中心专家;
  • 姚鸿昌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华讲师网亲子教育首席讲师。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三十多年,曾获得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妇联颁发的
  • 陈一筠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系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 赵忠心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生趣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 韦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原东南大学校长。
  • 李晓凡
      李晓凡简介.女,党员,高级讲师,曾任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兼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联合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
  • 许添盛
      许添盛医师毕业於台北医学院。曾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但为了更瞭解人类的精神、心灵对身体的影响,於是转入精神科领域,曾执壶於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现任台北县立医院身心科主任。
  •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主任/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
  • 王东华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1999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 李艳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负责人,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中国睡眠医学会心理卫生学会委员。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中心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深造。
  • 吴章鸿
    湖北省武汉市人,家庭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特聘“志愿辅导员”。2002年5月作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并
  • 黄孔辰
    深圳市福田区正处级调研员、深圳市福田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深圳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现任)
  • 齐大辉
    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中国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美国美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 张远山
    自由撰稿人、独立作家、庄子研究学者。思想尖锐,学养深厚,因狠批两千年专制制度以及儒家官学、力挺以自由为核心理念的庄子哲学而备受学界关注。
  • 杜蔚
    现代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实践专家,长期从事家庭教育教学及教育专家的整合工作。多年来,潜心研究行为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国学经典启蒙教育等。深入近千个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服务,在情绪控制、沟通表达技巧、孩子行
  • 庄荣辉
    庄荣辉,美国NLP大学「身心语言程序学高级执行师」、美国DISC性格分析师,NLP培训导师、美国体验式培训导师,NLP情商管理专家,亲子教育专家。长期从事家长和青少年的培训和辅导工作,举办各种有关情绪
  • 扶忠汉
    扶忠汉,台湾著名学者,“扶忠汉英语”的创始人。“双向式英语”教学法是扶忠汉先生几十年来英语教学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佳途。 1983年月10月20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校刊称赞扶忠汉先生...
  • 孙瑞雪
    孙瑞雪,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
  • 刘冰
    刘 冰 资深国学教育专家。1946年生。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迄今已达40年。是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网上青少年国学院名誉院长。
  • 王金战
    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 马少山
    马少山,省级家教名师,心理咨询师,阜阳市关工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颍上县关工委常委、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颍上县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 张乐群
    张乐群, 1981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95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现任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副秘书长,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安徽省学习陶行知先进个人一等奖,曾任阜阳市
  • 刘克仲
    刘克仲,毕业于皖南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阜阳市体委主任,颍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阜阳市颍州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德教、家教讲师团团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成员。
  • 周陶钧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际心理咨询师;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十.一五”科研(幼儿习惯教育)课题组研究员
  • 陈家相
    曾任阜阳市十五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十五中家长学校校长。现任十五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家长学校校长、颍州区关工委常委兼副秘书长、颍州区家教讲师团副团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成员。
  • 陈永珍
    颍泉区关工委常委,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讲师,被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评定为省级家教名师,从事关工委和家教研究工作16年。
  • 马玉
    十五中家长学校 教务处主任,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十五中“心理健康研究室副主任”、 颍州区优秀班主任、颍州区优秀教师、
  • 张新宇
    原阜阳市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阜阳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关注并潜心研究家庭教育,其《教子十二变》一书被评为中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书目。
  • 朱代三
    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皖南在学数学系。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教研与家庭教育工作。现为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秘书长、副主任、关工委常委。
  • 宁义南
    宁义南,1935年12月生,原系阜阳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教改研究室主任,政协安徽省委会第六、七、八届委员、常委,民革阜阳市第一届主任委员,政协阜阳市委员会一、二届副主席。现任阜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 刘传玲
    颍泉区教坛新星,颍泉区中市区家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阜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讲师,阜阳新闻广播《倾诉》栏目特约顾问
  • 陈斌
    陈斌,男,1953年5月1日出生,湖北恩施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教育学硕士,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宣传
  • 王永攀
    王永攀,出生于1962年,大专学历,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校长。
  • 杜秀芳
    101网校徐州分校校长,徐州一中校外教育辅导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市人大代表。
  • 赵文汉
    赵文汉,语文特级教师。阜阳市首届名师,阜阳市教育局为其建立“阜阳市名师赵文汉工作室”,并授予“首席名师”称号。
  • 廉月富
    廉月富,现任太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 尚印
    现在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工作。 中国课堂教学研究中心课堂教学研究会会员;
  • 王献振
    王献振,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讲师。先在原太和二中、一中执教十余年,后调入党政机关。
  • COCO
    COCO(刘璐),国际著名心灵成长导师,长期在美国、瑞士、意大利、印度等地游学。接受了欧林光的课程、菲登奎斯(feldenkrais)学派的肢体重建、美国伊沙兰学院(Esalen Institute)
  • 朱从生
    朱从生,70年于安农大毕业,同年在太和57大学任教。
  • 徐贺仁
    49岁,中共党员。教师。中教高级。 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秘书长。从事教育工作30年。
  • 小平
    小平。亲子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AP项目导师。
  • 范刚
    范刚,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胡总中心学校校长、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黄俊清
    黄俊清,国学导师,师承终南山国学院,随名师潜心研习,实践力行、实证中华传统文化。
  • 王虎
    王虎, 共产党员,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中学数学第五届理事。
  • 蔡晨瑞
    蔡晨瑞 心理咨询专家,高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特聘讲师.
  • 郭筑娟
    郭筑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意象对话心理导师,企业EAP项目导师。
  • 周莉
    周莉,女,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 暂无义务辅导员
弘文学堂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弘文书法弘文杂志
在线课堂 活动图片 活动视频 学员分享 活动报名

    我们即将迈入崭新的世纪,此时此刻,全世界,全人类,都抱着一种孩童般的心理期待,希冀着新的世纪会给我们带来截然的更新。但这怎么可能呢?旧的和新的是连体的延续过程,旧的废墟不拆除,旧的枝蔓不斫砍,旧的芜杂不清理,新的家园就不可能焕然一新地屹立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让我们面对90年代散文的几个难题,做一番梳理工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世纪最后一个10年里,散文(这里是大散文的概念,也包括随笔和小品)热潮涌动中华,被誉为是继"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第二座创作高峰。散文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吟诗弄文的"书斋文学",而是走向了社会和民间,差不多所有学科的知识分子,诸如小说家、戏剧家、理论家、画家、诗人、哲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全都投笔从散文,大众读者也被裹挟入潮,热情地参与阅读也参与写作,致使90年代创作和出版的散文作品超过了前八十年的总和还多。这是百年盛事,也是评价90年代散文的大前提。

    目前,这个大前提已得到普遍认同,一向极为薄弱的散文评论也聚集起一支队伍,从创作上,从理论上,对90年代散文加以全面研究和阐释,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散文界内部也就当下散文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多次展开交流讨论,话题一次次集中,落实到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 、关于真实与虚构

    这是散文界争论最多的第一问题,多少年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缠不清。持"真实说"的人认为:小说是编出来的,散文是写下来的,写下来的意思就是把个人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其价值就在于"真"。有人甚至极端地说,"不真"就是欺骗读者,就是玩弄他们的感情。也有理论家持此观点,说小说和散文的最后分野,就是"虚构"还是"真实",不然就没有标准了。而持相反意见的人说:现在的散文创作实践并不是这样的,出现了一些合理的虚构,特别是一些年轻作家,常有离经叛道之笔,在虚虚实实之间使散文具有了新的丰富性的表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在作家们之间也存在着争论。比如莫言说他有时把小说当散文写,有时把散文当小说写,不可能没有虚构。赵丽宏认为无论如何要真实。而评论家李子云则说,在写人物时不能虚构,其他视情况而定。还有人提出应该重新理解"真实"的含义,还有人提出"本质真实说",还有人提出"比真还真",等等。

    笔者认为:散文不但应该、而且当然允许"虚构",剪裁其实已经就是在进行"虚构"了,因为虽然还是原来的那条河流,但是先前的那股水流,早已倏然逝去,并且永不复返。不是曾经有一场著名的官司,只因为记者把演出时间由7点半误写成7点,便成为一个口实,竟输掉了整个儿官司。这种荒唐,可以给原汁原味的"不准虚构说",提供一个绝好的参照。

    再从创作实践来看。90年代散文精品里面,确实多有这方面的范文,"不允许"已经好比是过了气儿的老女人,又苍老又无力,已根本控制不住群雄并举、生机勃勃的创作局面了。"真实"并不是要每句话、每个时间、地点、人物都绝对地投影描图似的原生态,只要符合情感的真、本质的真,是写作者真情实意的表达就可以了。季羡林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我心目中的优秀散文,不是最广义的散文,也不是`再狭窄一点’的散文,而是`更狭窄一点’的那一种。即使在这个更狭窄的范围内,我还有更更狭窄的偏见。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请注意,季先生说的是"真情",而不是"真实",一字之差,相距万里,"真情"是形而上的提升,是"真实"的本质、真实的大化、真实的真谛,是采天地之精华而凝成的那一滴甘露,因而的确是"比真还真",这是老先生一辈子的经验之谈。

    当然,我这里并不就是说提倡虚构,不是的。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大多都有这种体会,有时,当你完全用现实主义的笔墨不能或不足以表达时,你还就得借助虚的笔墨加以构筑。一个绝好的例子就是张洁的《过不去的夏天》,其虚,让你一看就知道她给你编了一个荒诞故事;其实,却是从心底里喷发出来的再真切不过的情感,表层上的故事不过是个载体,完全是为直抒真切胸臆而服务的,目的是让读者跟她一起燃烧起来,而效果也的确如此。你能说这是虚构的因而不允许因而不承认?你不承认读者却承认,理论上不承认创作实践上却承认。所以,还是不要再停留于清谈堂上无意义地苍白地争论不休,迈步走向大千世界吧,生活之树常青,好作品绽放得满山满坡唯是。    

    还有很多篇优秀之作都印证了这一点,本文不再一一举例。

    二 、关于文体

    关于文体的争论历来不断,前些年是"大散文"还是"小散文",近年里是"跨文体写作"还是"反对取消文体",中心意思是一个:散文的写作,究竟是应该保持其传统的"纯种"呢,还是欢迎杂交?

    前者的队伍里人员较驳杂,小说家、理论家、学者都有,他们几乎是没有主观意识的,就非常自然地把其他行当里的优势,带入了散文创作。比如王蒙先生,其散文里明显有着他小说里的机智、幽默和深刻;再如吴冠中先生,从其散文里经常可以读到一幅又一幅凸现的画面。这支队伍主张:任何艺术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能把各个行当的优点运用到散文创作,使其成为集大成者因而变得丰富多彩,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文体就像旧时的行帮山头一样,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甭管过去是什么门户,现在都要开开山门,取五岳之气势纳日月之光辉,怎么表达得好就怎么写,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都不会错。    

    后者队伍的基本人员多是散文界中人士,以散文理论家和散文编辑为多。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先生坚决主张要"净化散文文体",他认为散文只是表现自我内心情感的文体,连随笔都应该剥离出去,因为散文若是一味贪大,其结果等于消解了散文自身。天津百花社谢大光先生认为,多样化要有样,百家争鸣要成家,散文的"泛化"只能导致取消了自己的特性,是散文的灾难。《散文天地》楚楚女士形象地说,随笔、序跋、日记都有自己的名字,干吗非要挤到散文里来?致使今天的散文概念变得很滥,那些没有文采的、发不掉的劣作,都变成"大散文"而招摇过市,散文的典雅性哪里去了?这支队伍主张:为了散文的命运前途,必须保持住散文的品性,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把关,使之不被解体。

    笔者是赞同跨文体写作的。理由有三:

    1). 从本文的写作来说,真正的大作品都是不分文体的,绝不会被形式束缚住手脚。例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洋洋几百万字,运用了纪实、日记、书信、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融其优势而合为一体,相辅相成,构成一幅宏大的画卷。中国的例子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1991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编辑要当小说发,史铁生说我写的是散文,最后折衷以"名家新作"模糊过去。孰料发表后,小说界欢呼有了一篇好小说,韩少功当年著文说,即使全国这一年再没有别的好小说了,单凭一篇《我与地坛》,也可以说1991年是个丰收年了;而散文界也兴奋有了一篇散文大作,各种散文选本一而再、再而三地选载,该文成为90年代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史铁生自己呢,则愿意还其散文真身。其实,要叫笔者看来,算什么文体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好文章出来了,就一好百好。

    2). 从读者的阅读来说,读者要求你的是写得好,能震撼他们的心灵,而并不要求你一定要用散文笔法或是小说笔法写作。

    3). 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来说,当代生活已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媒体化和繁复化,文学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状态,单纯的书斋里只剩下一小部分读者,文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借助其他行当的力量,以尽可能多的艺术手段来壮大自身。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张秀英还是玛格丽特都必须写得精彩才能被接受,就好比那些世袭贵族,光有高贵的封号没有谋生的本领,在当代社会里就要挨饿。

    守是守不住的,最好的前途是在变革中求发展。

  三、 关于题材和"大气"、"小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传统,至今日,依然在个体创作和公众阅读的心理期待、思维定式、审美习惯等等方面,绵延承传。在占有题材上,报告文学最为看重,有时题材竟然能占到一半比重。散文虽然不至于,但也时不时会受"题材决定论"的影响,以至于造成一些认识上的似是而非。

    比如:近年来对"小女人散文"多有议论,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女作家其实并不"小",只不过写的都是家庭啊、婚姻啊、情感啊、衣饰啊、宠物啊、美食啊、靓男俊女啊、街头流行色啊等等生活化的题材,相比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等等经国"大"业,当然只能称"小"。虽然在当下已经变得非常开放的社会意识中,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地表示应该允许"小女人"存在,"她们的一些文章还不坏嘛",但这本身,就已包含着题材上的高下轻重之别了。甚至有的女性评论家也没有跳出这种思维定式,在批评这种"小气"的"女性散文"的同时,她竟把希望的目光从东部、中部地域,从城镇乡村的现代生活,转向发展相对滞后、因而还比较荒蛮的西部,认为只有那些描写西藏、西北题材的散文,才算"摸到女性大散文的脉搏了。"

    这种以题材论英雄的说法,真让笔者不能苟同。就算闭眼不看、不睬全国那么多作家、散文家摹写当代生活的呕心沥血的努力,单是不以思想、文采、质量,而只以题材作为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就既不公平,也缺乏学术精神,如果不加以澄清,势必会造成创作思想上的混乱,甚或会鼓励浮躁和投机心理。

    笔者认为:散文写得"大气"与"小气",质量的高与低,好与不好,根本不在于写的是什么题材,而在于作者的学识修养和思想高度。好厨子一根咸菜也能做出山珍海味。一滴水里面也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冰心先生写《寄小读者》,朱自清先生写《荷塘月色》,孙犁先生写《荷花淀》,宗璞先生写"燕园三寻"(碑寻、桥寻、石寻),都不是走新疆进西藏下青海之作,你能说这些文章不大气?再反过来说,就算你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或者独得了百慕大三角区的亘古秘密,若没有一支劲笔,也还是写不出大气磅礴的文章来。

  四、 关于创造精神

    在论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时,余秋雨先生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即他认为,这个一百年里,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于发现而短于创造。笔者极为钦佩这个观点,拿来对照散文,也有警示的意义。

    一般传统观念以为,散文流连于唐诗宋词那样一种意韵当中就可以了,重要的不在于创新而在于表现得好。因而在散文界,创造精神还没有被广为接纳,能够突破旧散文写景、状物、抒情的路数,探索一些新手法的,还仅限于少部分探索意识较强的作家。其表现为:

    1). 思想力度加强了,更加严重地关注当代社会生存困境,特别是"信仰危机"等现代人的精神疾患。

    2). 创造意识更为自觉,冲破题材、手法、结构、语言等等限制,甚至敢于打破绝对的科学性、追求片面真理,无拘无束地写,无章法、无规矩地写,氤氲一团,以"不成文章"为文章。

    3). 创作手法多样化,行文中大胆引用意识流、魔幻、荒诞、错位、解构、颠覆、倒置等等现代主义手法,尽可能地扩展表现手段。

    4). 篇幅增长,突破了传统散文"短小精悍"、"茶余饭后的一段小哲理"等等的"经典规范",有的洋洋洒洒数万甚至十数万字,极大地增强了散文的力度。

    经过90年代这10年,不,其实应该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的更长时间段的顽强探索,现在看来,这些创造性的努力,收效甚好。从创作成果来说,这种带有新的创造意识的散文,出现了一大批名篇 (比如余秋雨、张洁、谢冕、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的作品,因为名单太多,不能一一例举), 为文学史留下了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贡献。从读者的阅读来看,新散文已成为家家读户户看的、深得人心的文体,历10年而关注的热情不衰,真的实现了评论家南帆早在1991年就预言了的,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安慰。"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革新和创造,散文仍然迈着老夫子的方步,花前月下,古道西风,充当茶余饭后的闲文;或者蓝天白云,红旗猎猎,成为紧跟形势,图解政治的传声筒,都不可能得到今天这种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五、 关于数量和质量

    写得好历来是优秀散文家追求的目标,古代诗人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今天,优秀的散文得来也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了20年,是从他在陕北落下残疾以后就开始了,这15000字里面,字字凝结着20年里酸甜苦辣的人间阅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痛彻肺腑的生命感悟,可以说真正是拿了生命换来的。散文创作的确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已有许多界内人士在思索、自省与批评。

    比如,《文论报》刘向东说,散文是血统高贵的品种,是有定数的,多余的部分就是泡沫。《十月》顾建平说,散文的繁荣不在于数量多,好的散文家不在于写得多,别以为依靠等而下之的重复混个脸熟,大家就认可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的;一个散文家的功夫应该是修炼,从各方面修炼,修炼到家了,文章就写好了。《文艺报》冯秋子说,散文与人的质地有关,这种文字方式更本质,更接近人的本色,只有悟性高的人可以拥有较大的空间,整理自己。他们都对现在散文写作、出版的过滥表示忧虑,认为这会给散文的健康发展带来灾难。

    在热潮当中,冷静思考尤为重要。全民写,全民阅读,全民提高,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走过了头,弄得大家一听"散文"二字就烦,就掉头而去,连好文章也不肯看了,那可就糟了!有的人为了证实自己的"勤奋",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出3000字;有的人为稻粱谋,日产2000字,换得人民币X X 元;有的人为了发表,到编辑部送厚礼、拉人情、软磨硬泡;有的人为了出名,不遗余力地纠缠着评论家们为之吹捧……凡此种种现象,奏出一声声刺耳的不和谐音,破坏了90年代散文交响曲的雄浑辉煌。

    笔者认为:很可能散文真是"有定数"的,对个人来说,一年里能写出一篇精品就不错了。著名女作家张洁也曾对笔者说过,小说是可以天天写的,但散文不,往往好几年才能"等"来一篇好的,《"我很久没有喝过香槟了"》,即是她近五六年里"等"来的比较满意的一篇。朱自清先生一辈子,不也就是《背影》和《荷塘月色》两篇?余秋雨先生写得最好的,还是积累了多年的《文化苦旅》,后来虽然停笔两年,《霜冷长河》还是比《文化苦旅》逊色了。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散文文体的特殊性决定的:小说编的是古往今来的故事,报告文学写的是实在发生的事情,评论是审视别人的文章,都有客观的依托;唯有散文是抒发个人的生命感悟所得,你不可能天天、日日都有新发现、新所得,人生是一道大难题,一辈子能解得清几个"结"?    

  六、 关于科学观念和政治、经济

    4 年前我曾读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电脑专家问一位作家,现在全世界都被电脑改变成什么样子了,你知道吗?作家说,我是搞文学的,不搞科学,所以不知道。电脑专家正色道:电脑已经把人类生活改变得如此面目全非,并且还会有更为巨大的改变,这早就不只是科学大门之内的事了,早就影响到人类活动、包括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了,你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是太落伍了?!

    这则报道给了我十分强烈的刺激,从此开始关注高科技方面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在我效命的文学副刊上刊发这类文章。有一天登了一篇《火星人的文化启示》,该文扼要介绍了美国的科学家们关于改造火星、150年以后把25万地球人送到火星上生存的计划设想,极为新颖大胆,也给我们带来现代化生存的大量重要信息。这果然就不单单是科学问题了,首先就得解决意识形态方面的难题,不然,若果真那么多人共存于火星,将来靠什么来维系他们的和睦相处呢?在民族、国家、阶级统统消亡之后,世界大同的基础会是什么呢?也许只有文化了吧?若果真如此,人文学家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孰料,文章发表后,我随访了一批作家,不论老的还是年轻的,都答曰"没看。"问为什么?说是一看是科学方面的事,跟文学也没什么关系,就算了。

    文学,散文,果真是跟科学、电脑,没什么关系吗?由此,确实发现作家们对高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现状,浑然不觉。在当今时日,世界已经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无限大",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英特"魔"网罩住了一切,这正是需要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们相互协作的时候。就拿上述那个火星改造计划来说,可别把它仅仅看作是后弈射日之类的"神话",那些认真的科学家们,真的是在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啊----他们认为人口的快速膨胀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在不太远的将来,就会使人类面临地球资源枯竭的问题,为避免人类为争夺生存权而互相厮杀,应该向科学寻找出路;而在这过程当中,没有人类的心灵相通、精神上的互相融合互相抚慰,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多么重大而严峻的课题啊!只要想一想,单是公元元年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有多神速,而在精神追求的泥泞当中团团打转不能自拔,就可以想见人文学家的工作意味着什么?150年,短短一瞬间,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了。

    1992年,中国作家们极为推崇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曾悄悄来到中国,不见新闻界也不见文学界,只见了一些有关的政治经济界人士,所了解的全是中国社会发展问题。1994年,另一位世界文学大师略萨也来到中国,关切地询问中国的政局和经济发展。作为作家,略萨主张文学首先是对社会的发言,其次才是文学本身。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文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也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作家应该向世界文坛学什么?"

    散文只有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才能深刻和厚重起来。    

    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是第一位的。

    七、 关于商业化炒作和媒体误读

    幸好,散文的商业利润不高,所以不像有些小说和电视剧那样离谱地进行商业化炒作,非把读者和观众腰包里的钱掏出来,不然誓不罢休。散文的目的至今相对纯粹些,因为拿散文发财比较难。

    当然,在滚滚商潮的大背景下,散文在某些人眼里,也同样可以成为有利或有名可图的商品;再者,媒体扩大了散文的影响,同时,也使散文的"泛化"倾向,如同夏天的野草一般疯长起来。这两点加起来,表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 时尚化。迎合某种萎靡的风气,一些散文成为一种打眼的包装、一种美丽的外壳,感情矫揉造作,文字浮艳轻佻,张口"淑女"、"贵媛"、"名车"、"豪宅",闭口"温香软玉"、"唇红齿白"、"缠绵缱绻"、"秀色可餐"之类。

    2). 实用性。某些散文成为日常生活的精神空气,成为"热狗"似的消费品,成为文字垃圾,如"广告性文字"、"拍马性文字"、"邀宠性文字"、"要官性文字"。据说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单位不好好工作,其领导想让他待岗,他就写了一篇吹捧某权势人物的"散文",然后拿到单位威胁领导,"我可是跟X X 关系不错!"在这里,玉洁冰清的散文竟已被堕入黑潭,沾了一身污浊,这也是90年代的散文的"新现象"!

    3). 物质化,纯粹为金钱写作。等字等金的诱惑左右了一部分散文向"市场需求"妥协,人家要爱情就写情天恨海,要家庭就写菜咸了菜淡了,要宠物就写阿猫阿狗,要旅游就写名山大川,要革命就写壮志豪情……有的还可以批量生产,像完成某种规格的产品一样,如日期、如内容、如字数交稿,有求必应。

    4). 小圈子。哥们姐们的"集体操作"可以"壮大力量",共同出名,共同得利,共同褒贬,共同抵抗。根本不用殚精竭虑地点灯熬油了,也不用费神切磋怎么把文章写得更好,甭管写得好不好都腰杆硬硬,派别林立自有"道理"。

    5). 浮躁化。尤其表现在散文编辑们不认真读书,不下功夫研究散文界创作情况,乱发作品,乱捧作家,乱排名次,来不来就是"最",什么"最好的"、"最高的"、"最早的"、"最讲究的",甚至最长的也成了夸赞的理由;动不动就是"独",比如"独有"、"独特"、"独步"、"独具只眼"之类的词,满天飞。

    6). 交换化。更有个别等而下之的编辑把版面变成自留地,以发稿为交换条件,为自己谋取私利。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一个正派主编能振兴一本刊物,一个谋私利的主编毁掉一本刊物的事情,创刊不易,生存不易,自毁起来可是容易得很。

    还有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这些问题,其实早已经被多次提出,有的还被批评曝光,但一直是割了还长的毒瘤,除根可真不易!有人说这是商品社会必然的衍生物,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同样会使文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不再安心在寂寞的书斋里下"笨功夫",因为付出太大,收支严重不相抵,所以宁愿铤而走险地去走"捷径",初级阶段嘛,可以理解。也许是这样吧?但我总觉得,人虽然是物质的,虽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人又绝不只能为财而生死,总要追求一点高尚的精神情操。尤其是文人,自古就有安贫乐道的传统,古人能"熬"得,我们这些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熬不得?

  八、 关于港台散文与内地散文的比较

    无可讳言的是,在90年代初期,内地的出版商们成功地制造了"港台(包括海外华人)散文神话",先是一批又一批女性作家走红,被捧到天上,于是卖了无数的书;后来又来了几位男性作家,更被捧到太阳上,说是海外人人都读他们的书,不读就怎么怎么没文化怎么怎么不开化怎么怎么虚度此生之类,于是就卖了更多的书。这倒不怎么奇怪,因为商人要赚利润嘛,怎么能把书推销出去就怎么起劲地吹,反正吹破大天也不会被问个"吹牛炒作罪"。

    奇怪的倒是大陆的某些评论家和作家们自己,也不遗余力地跟着吹,"大师"呀,"大品"呀等等一顶又一顶桂冠,绝对是吝啬于戴到内地作家头上的,却忙不迭地呈送给港台作家们。

    在这种情形下,读者自然是不容易明就里的。就连大陆散文界也大受影响,真以为自己不行,于是很多作家抬不起头来,显得很自卑。而有些港台和海外华人作家也就产生出莫名奇妙的优越感,真以为自己"高级"多了,一到大陆就趾高气扬,下车伊始就开始哇啦哇啦不停地批评这指责那。

    很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997年《美文》杂志召开创刊五周年座谈会,龙应台女士在大陆同行面前毫不客气,连发三箭,说明"五四"文学传统在台湾而不在大陆。她的三条根据是:1). 大陆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所以不可能有好散文。2). 大陆语言是"毛语体"和套话,所以不可能写出好散文。3). 大陆对美已经粗糙化了,以至于最纤细的美已经没有了,所以不可能产生出好散文。龙女士这么看不奇怪,奇怪的又是大陆作家,有两位还是很知名的,立即随声附和,其中一位居然当面说出:当今继承了鲁迅杂文传统的只有三位港台作家,龙女士即是其中之一。

    这种态度不是实事求是的,因而当场就受到反驳。我不愿意说这二位是成心长他人的志气,但时至今日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至少是很糊涂的。这些年我们读港台散文渐渐多了,与大陆的好作品、大作品相比较,恕我说实话,我还是更看好大陆散文。

    为什么?我至少有四条理由:

    1). 我们经受了那么深重的苦难,背负着那么沉重的传统包袱,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内容沉甸甸,这是好作品的首要条件。

    2). 华美、空灵的文字是形式而不是本质,我们更重视的是本质而不是形式,这是好作品的根本因素。

    3). 好比搬不走的故宫,你可以把珍宝都拿走,但却绝对搬不走精神,精气神儿是生命之根,这是好作品的灵魂。

    4). 更重要的,从创作实践看,大陆有一大批极优秀的散文大家,更有数不胜数的既有精神高度和实在内容,又有意境、气韵和文采的优秀散文作品(因为太多,恕不在此排名,本书中就有不少震撼人心之作,请读者自品),白纸黑字,这是留在文学史里面的客观存在,永远经得起历史和后世子孙的检验。    

    所以,我认为大陆作家和读者们根本不用妄自菲薄。当然,港台也有很多好作家和好作品,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比如他们对传统文学的重视、学习和继承,就比许多大陆作家自觉得多,修养和功力也深厚得多,读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感慨尤其强烈;再比如龙应台女士文章中的奇绝剑气,也常常是寒光一闪而天下惊,为大陆作家所弗如。从共有一个祖先来说,这也是对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建设。

    我的意思是:一、共同发展,相互切磋,虚心学习前人的和别人的优点,拿来主义。二、自己发展自己的,埋头苦干,写作是一项太艰苦的事业,呕心沥血都不一定能写好,必须一辈子、两辈子、几辈子地探索下去,人类不完结就得永无止境地探索下去。

    我们匆匆走过了10年历程。不,其实是100年,21世纪就将莅临了!

    可惜,惭愧,我们没有把自己搞得尽善尽美,而是带着这么多问题,走入一个新的开始。只好寄希望于明天了,有一句歌词唱的是:"明天更美好"----但愿!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1999.8.15--8.23. 于京南西马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