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列表
  • 辅导员列表
  • 皇甫军伟
    著名教育专家,现任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组... ...
  • 马宁
    国际EAP协会认证企业EAP项目导师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系统关系治疗师 中国教育部及教育学会... ...
  • 林格
    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任职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中国关心... ...
  • 程鸿勋
    著名教育专家,阶梯式学习法创始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习科研室主任,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
  • 武志红
    著名学者。1974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 2001年获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日报社”心理专栏”负责人... ...
  • 郭思乐
    1944年9月生,广东梅州市人。1964年大学毕业。1989~1 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学院。现为广东省... ...
  • 唐曾磊
    著名教育专家,思维方法研究专家,三倍快速学习技术创始人,原北京齐贤国际教育科技发展中心校长,现任国家社科基金... ...
  • 林华民
    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 ...
  • 陆士桢
    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北大荒工作10年,后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先后在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辅导员杂志社... ...
  • 佟乐泉
    著名教育专家,语言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暨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 闵乐夫
    北京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家教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
  • 关鸿羽
    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曾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
  • 冉乃彦
    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 ...
  • 田玉
    著名教育专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作文教研室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特聘项目专家,北京树人... ...
  •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 孙云晓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 ...
  • 温金海
    温金海先生,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主席、总干事,中华读经活动的最早提倡者和宣传者。2001起亲自捐款并发动社会募捐... .. .
  • 董进宇
    一个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一个贫困地区贫苦家庭的孩子,不仅凭自己坚毅的努力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吉林大学... ...
  • 赵钰琳
    北京大学教授,原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长,全国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协... ...
  • 杨凤池
    著名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屈开
    屈开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完成了两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译名“开心妈妈”。国内著名亲子...
  • 安俊平
    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专家组成员,主要承担课程... ...
  • 陈建翔
    著名教育学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
  • 钱志亮
    著名教育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中国特教奠基人朴永馨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劳凯声教授...
  • 刘弘文
    弘文学堂创办人、首席讲师,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刘先生出生在“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荆州市,儿时就享受传统文化... ...
  • 韩望喜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韩博士师从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长期从事人性与人生问题的研究。
  • 侯林
    侯林,全国妇联婚姻家庭指导师执行讲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深圳市妇联“阳光家庭”专家讲师团成员、宝安区妇联妇女... ...
  • 魏东林
    生于1970年3月,湖南长沙人。2005年4月北上京城创办“企业国学堂”,2007年更名“明伦书院”, 魏东林先生坚持秉承... ...
  • 宋秋敏
    中国词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东莞理工学院副教授... ...
  • 汤添顺
    马来西亚籍华人。 资深行为心理学专家。 青少年素质培养实践者。 1972年,进入新加坡警队并成为飞虎队队员。
  • 徐晋如
    毕业于清华、北大两大校中文系。博士学历,当代知名青年诗人、学者、儒教徒。现执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著有《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忏慧堂集等》。
  • 刘道溶
    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南山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家庭教育问题。
  • 蒋平
    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咨询与催眠治疗专家,中央电视台12集电视系列片《学生心理训练》主讲嘉宾。
  • 彭小琪
    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睿智奥尔夫音乐培训中心教学总监,资深儿童音乐教育专家。
  • 陈承毅
    陈承毅,在近40年中医药养生实践工作中,潜心研习中华传统医学“治未病”预防疾病理论,研习蒋维乔《静坐养生法》和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深得静坐养生和真气运行实践精髓。
  • 毕淑敏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 宋承昊
    宋承昊, CCTV-少儿《成长在线》专家组成员、CCTV-2《理财教室》教育理财主讲人,深圳市市民文化大 宋承昊讲堂家庭教育主讲专家;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中国青少年成长规划中心专家;
  • 姚鸿昌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华讲师网亲子教育首席讲师。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三十多年,曾获得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妇联颁发的
  • 陈一筠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系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 赵忠心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生趣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 韦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原东南大学校长。
  • 李晓凡
      李晓凡简介.女,党员,高级讲师,曾任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兼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联合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
  • 许添盛
      许添盛医师毕业於台北医学院。曾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但为了更瞭解人类的精神、心灵对身体的影响,於是转入精神科领域,曾执壶於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现任台北县立医院身心科主任。
  •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主任/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
  • 王东华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1999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 李艳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负责人,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中国睡眠医学会心理卫生学会委员。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中心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深造。
  • 吴章鸿
    湖北省武汉市人,家庭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特聘“志愿辅导员”。2002年5月作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并
  • 黄孔辰
    深圳市福田区正处级调研员、深圳市福田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深圳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现任)
  • 齐大辉
    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中国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美国美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 张远山
    自由撰稿人、独立作家、庄子研究学者。思想尖锐,学养深厚,因狠批两千年专制制度以及儒家官学、力挺以自由为核心理念的庄子哲学而备受学界关注。
  • 杜蔚
    现代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实践专家,长期从事家庭教育教学及教育专家的整合工作。多年来,潜心研究行为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国学经典启蒙教育等。深入近千个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服务,在情绪控制、沟通表达技巧、孩子行
  • 庄荣辉
    庄荣辉,美国NLP大学「身心语言程序学高级执行师」、美国DISC性格分析师,NLP培训导师、美国体验式培训导师,NLP情商管理专家,亲子教育专家。长期从事家长和青少年的培训和辅导工作,举办各种有关情绪
  • 扶忠汉
    扶忠汉,台湾著名学者,“扶忠汉英语”的创始人。“双向式英语”教学法是扶忠汉先生几十年来英语教学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佳途。 1983年月10月20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校刊称赞扶忠汉先生...
  • 孙瑞雪
    孙瑞雪,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
  • 刘冰
    刘 冰 资深国学教育专家。1946年生。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迄今已达40年。是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网上青少年国学院名誉院长。
  • 王金战
    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 马少山
    马少山,省级家教名师,心理咨询师,阜阳市关工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颍上县关工委常委、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颍上县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 张乐群
    张乐群, 1981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95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现任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副秘书长,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安徽省学习陶行知先进个人一等奖,曾任阜阳市
  • 刘克仲
    刘克仲,毕业于皖南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阜阳市体委主任,颍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阜阳市颍州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德教、家教讲师团团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成员。
  • 周陶钧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际心理咨询师;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十.一五”科研(幼儿习惯教育)课题组研究员
  • 陈家相
    曾任阜阳市十五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十五中家长学校校长。现任十五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家长学校校长、颍州区关工委常委兼副秘书长、颍州区家教讲师团副团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成员。
  • 陈永珍
    颍泉区关工委常委,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讲师,被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评定为省级家教名师,从事关工委和家教研究工作16年。
  • 马玉
    十五中家长学校 教务处主任,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十五中“心理健康研究室副主任”、 颍州区优秀班主任、颍州区优秀教师、
  • 张新宇
    原阜阳市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阜阳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关注并潜心研究家庭教育,其《教子十二变》一书被评为中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书目。
  • 朱代三
    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皖南在学数学系。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教研与家庭教育工作。现为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秘书长、副主任、关工委常委。
  • 宁义南
    宁义南,1935年12月生,原系阜阳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教改研究室主任,政协安徽省委会第六、七、八届委员、常委,民革阜阳市第一届主任委员,政协阜阳市委员会一、二届副主席。现任阜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 刘传玲
    颍泉区教坛新星,颍泉区中市区家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阜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讲师,阜阳新闻广播《倾诉》栏目特约顾问
  • 陈斌
    陈斌,男,1953年5月1日出生,湖北恩施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教育学硕士,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宣传
  • 王永攀
    王永攀,出生于1962年,大专学历,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校长。
  • 杜秀芳
    101网校徐州分校校长,徐州一中校外教育辅导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市人大代表。
  • 赵文汉
    赵文汉,语文特级教师。阜阳市首届名师,阜阳市教育局为其建立“阜阳市名师赵文汉工作室”,并授予“首席名师”称号。
  • 廉月富
    廉月富,现任太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 尚印
    现在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工作。 中国课堂教学研究中心课堂教学研究会会员;
  • 王献振
    王献振,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讲师。先在原太和二中、一中执教十余年,后调入党政机关。
  • COCO
    COCO(刘璐),国际著名心灵成长导师,长期在美国、瑞士、意大利、印度等地游学。接受了欧林光的课程、菲登奎斯(feldenkrais)学派的肢体重建、美国伊沙兰学院(Esalen Institute)
  • 朱从生
    朱从生,70年于安农大毕业,同年在太和57大学任教。
  • 徐贺仁
    49岁,中共党员。教师。中教高级。 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秘书长。从事教育工作30年。
  • 小平
    小平。亲子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AP项目导师。
  • 范刚
    范刚,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胡总中心学校校长、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黄俊清
    黄俊清,国学导师,师承终南山国学院,随名师潜心研习,实践力行、实证中华传统文化。
  • 王虎
    王虎, 共产党员,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中学数学第五届理事。
  • 蔡晨瑞
    蔡晨瑞 心理咨询专家,高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特聘讲师.
  • 郭筑娟
    郭筑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意象对话心理导师,企业EAP项目导师。
  • 周莉
    周莉,女,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 暂无义务辅导员
老师介绍注意力答疑家长训练分享
在线课堂 活动图片 活动视频 学员分享 活动报名 留言
 一、了解孩子注意力缺失 
(一)、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1、坐立不安,活动过多,容易分神。
2、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经常惹人或干扰他人。
3、作业不认真,边做边玩,做的时间过长。
4、阅读时常跳字,读倒字,抄写时常漏字,漏行,笔画颠倒。
5、写字常超出格子,字体大大小小不整齐。
6、做事情有始无终或丢三落四。
7、情绪改变快,容易兴奋,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或叫喊。
8、经常弄坏学习用品或不爱惜东西。
9、规则意识淡薄,集体活动时好占上风,争先恐后。
10、爬上爬下,跑出跑进,不听劝阻。
11、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
12、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或由好变坏。
(二)、注意力缺失的生理变化
1、视觉不平顺  婴幼儿出生后视觉不稳定,喜欢看动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增加,视觉会慢慢稳定。能作左右及上下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但是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一些孩子视觉仍不稳定,无法作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漏字、跳行。严重的无法阅读,做功课眼睛容易疲倦,造成学习能力不足。 
2、听觉识别不足  幼儿听觉较弱,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刺激。在婴幼儿期间,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造成了幼儿为了避免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听力不佳、容易忘却、不懂得和别人沟通、上课不专心。
3、前庭平衡失常  大脑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控制系统。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导致前庭平衡失常。所以方向感不强、身体协调性差、感觉失常,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
(三)、注意力缺失的成因
1、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因而自制能力差。
2、病理原因   孩子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
3、环境原因   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4、教育原因    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有问题等。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5、心理原因   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心理、学习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

二、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危害
(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学习费时,效率低下。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学习时间无限拖长,常常打疲劳战。
2、作业拖拉或完不成作业。做作业边做边玩,拖延时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小动作,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对作业有压力。
3、学习时好时坏。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成绩不能稳定。
4、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任务稍微加大,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很被动,失去学习兴趣。
5、形成学习障碍。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由。
6、厌学症。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成为学校和班级的负担。
(二)、对学校纪律的影响
1、上课爱做小动作。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画画等。
2、上课易扰乱课堂秩序。不听老师讲课,和周边同学交头接耳说话、打闹玩耍,制造事端引起大家关注。
3、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 ,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孩子具有高攻击性。
4、不能完成学校和老师交办的事情。当受到压力时,无法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常常会违规、违纪。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
2、经常触怒老师和家长。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教导,总是表现出任性和逆反。
3、易让他人讨厌。爱打断别人谈话,接别人的话茬。说话不加思索,语言表述不清。时常行为突兀,举止不雅,搞怪。
4、容易错误理解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
5、不适应集体生活。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容易被新鲜的事情刺激和吸引,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表现得我行我素。
(四)、对自理能力的影响
1、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
2、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
3、动作协调性差,手里拿的东西常常落地,在玩耍、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4、缺乏组织能力。遇到协调他人一起来完成的事情,就束手无策。
5、没有时间观念。在完成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忘记时间。
6、缺少规则意识。日常生活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对自信心的影响
1、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 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2、长期被学校和老师孤立,事事不如人,感到自卑 。
3、常常遭遇家长责难和家庭暴力,得不到尊重和关爱,失去自尊。
4、常常做事半途而废,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差,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家长要立马停止对孩子的伤害。孩子的行为是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病理行为,是不能承担过错的。
2、家长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孩子要正面引导,多鼓励,少批评。
3、家长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只有问题的家长,没有问题孩子。孩子没有选择家长的自由,孩子一直在被动成长。所有,只有家长转变自己,孩子才能得到转变。
4、家长要全力理顺家庭关系。要永远把夫妻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首位,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之家。
(二)、注意力矫正专业训练 
1、少年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
 《学生手册》、《家长手册》。30周,每天训练30分钟。内容:视觉集中训练、视觉集中训练、视觉追踪训练、视觉分辨训练、视觉转移训练、视觉理解训练、视觉测试训练、知觉转移训练、听觉集中训练听觉记忆训练、听觉分辨训练、听觉转移训练
2、注意力训练《肢体操》。
  美国著名青少年行为训练专家,欧戴尔博士、库克博士40多年研究成果。33周,每天训练15分钟。内容:压力摇摆、肩部阻力前行、拉脚前行、推脚倒行、推臀倒行
3、静心养心训练。
   静坐是中华传统文化健康养生的精髓,通过训练,运行气血,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增强大脑的本能力量,进而加强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然疗能,在注意力训练中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平复。 
(三)、“阳光少年”成长家庭援助 
1、活动申请
1)登录《网上家长学校》活动报名网http://www.21-our.com/jz/
    登录微信《博思家庭教育》活动报名
2)报名成功后,预约测评,办理入训手续,建立训练档案。
3)派对志愿者家长,制定训练方案。
2、训练资助说明:
1)凡深圳户籍、暂住人口,享受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标准如下:
    训练周期:30周(8个月)为1训练周期,训练资费:24000元/每周期,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18000元/每周期,家庭承担6000元/每周期。
2)家庭承担费用,若有困难,可申请《学困生专项基金》资助。
3)受资助人的承诺
    ①受资助人所提供的跟本资助有关的资料都是真实、准确的,并无欺诈和遗漏任何重大信息。
    ②受资助人每天向资助人指定的代表汇报“学困生”训练项目执行情况并接受训练活动检查登记。确保项目有效执行。
    ③保证完成训练机构对“学困生”训练的学生和家长必须执行的各项训练要求,若未执行愿承担经济惩罚。
    ④在“学困生”训练发生中断时,在资助人要求的时间内,与指定的代表会面并接受其对项目的监管,若不能继续执行训练计划,愿向资助人退还全部资助费用。
3、家长志愿者1对1家庭援助。
1)为被服务的家庭做操作培训辅导,服务8个月时间。
2)每天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为被服务的家庭及时解答疑问或及时向老师反馈训练。
3)每天检查督促被服务的家庭完成训练计划,并做好每个家庭的训练登记记录。
4)组织被服务的家庭参加周末亲子训练沙龙。
4、“阳光少年”成长援助家长系列课程
1)100课时,每周2-3课。
2)为方便家长学习,网络开课。 YY课堂、腾讯课堂。
3)网上回放。《注意力训练工作坊》、微博、微信。
5、60场训练分享亲子沙龙。
1)固定场地: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每周周末1个半小时
3)给家长和做训练指定培训
4)分享家庭训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