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孩子注意力缺失
(一)、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1、坐立不安,活动过多,容易分神。
2、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经常惹人或干扰他人。
3、作业不认真,边做边玩,做的时间过长。
4、阅读时常跳字,读倒字,抄写时常漏字,漏行,笔画颠倒。
5、写字常超出格子,字体大大小小不整齐。
6、做事情有始无终或丢三落四。
7、情绪改变快,容易兴奋,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或叫喊。
8、经常弄坏学习用品或不爱惜东西。
9、规则意识淡薄,集体活动时好占上风,争先恐后。
10、爬上爬下,跑出跑进,不听劝阻。
11、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
12、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或由好变坏。
(二)、注意力缺失的生理变化
1、视觉不平顺 婴幼儿出生后视觉不稳定,喜欢看动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增加,视觉会慢慢稳定。能作左右及上下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但是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一些孩子视觉仍不稳定,无法作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漏字、跳行。严重的无法阅读,做功课眼睛容易疲倦,造成学习能力不足。
2、听觉识别不足 幼儿听觉较弱,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刺激。在婴幼儿期间,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造成了幼儿为了避免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听力不佳、容易忘却、不懂得和别人沟通、上课不专心。
3、前庭平衡失常 大脑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控制系统。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导致前庭平衡失常。所以方向感不强、身体协调性差、感觉失常,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
(三)、注意力缺失的成因
1、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因而自制能力差。
2、病理原因 孩子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
3、环境原因 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4、教育原因 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有问题等。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5、心理原因 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心理、学习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
二、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危害
(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学习费时,效率低下。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学习时间无限拖长,常常打疲劳战。
2、作业拖拉或完不成作业。做作业边做边玩,拖延时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小动作,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对作业有压力。
3、学习时好时坏。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成绩不能稳定。
4、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任务稍微加大,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很被动,失去学习兴趣。
5、形成学习障碍。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由。
6、厌学症。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成为学校和班级的负担。
(二)、对学校纪律的影响
1、上课爱做小动作。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画画等。
2、上课易扰乱课堂秩序。不听老师讲课,和周边同学交头接耳说话、打闹玩耍,制造事端引起大家关注。
3、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 ,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孩子具有高攻击性。
4、不能完成学校和老师交办的事情。当受到压力时,无法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常常会违规、违纪。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
2、经常触怒老师和家长。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教导,总是表现出任性和逆反。
3、易让他人讨厌。爱打断别人谈话,接别人的话茬。说话不加思索,语言表述不清。时常行为突兀,举止不雅,搞怪。
4、容易错误理解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
5、不适应集体生活。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容易被新鲜的事情刺激和吸引,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表现得我行我素。
(四)、对自理能力的影响
1、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
2、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
3、动作协调性差,手里拿的东西常常落地,在玩耍、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4、缺乏组织能力。遇到协调他人一起来完成的事情,就束手无策。
5、没有时间观念。在完成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忘记时间。
6、缺少规则意识。日常生活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对自信心的影响
1、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 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2、长期被学校和老师孤立,事事不如人,感到自卑 。
3、常常遭遇家长责难和家庭暴力,得不到尊重和关爱,失去自尊。
4、常常做事半途而废,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差,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家长要立马停止对孩子的伤害。孩子的行为是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病理行为,是不能承担过错的。
2、家长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孩子要正面引导,多鼓励,少批评。
3、家长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只有问题的家长,没有问题孩子。孩子没有选择家长的自由,孩子一直在被动成长。所有,只有家长转变自己,孩子才能得到转变。
4、家长要全力理顺家庭关系。要永远把夫妻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首位,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之家。
(二)、注意力矫正专业训练
1、少年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
《学生手册》、《家长手册》。30周,每天训练30分钟。内容:视觉集中训练、视觉集中训练、视觉追踪训练、视觉分辨训练、视觉转移训练、视觉理解训练、视觉测试训练、知觉转移训练、听觉集中训练听觉记忆训练、听觉分辨训练、听觉转移训练
2、注意力训练《肢体操》。
美国著名青少年行为训练专家,欧戴尔博士、库克博士40多年研究成果。33周,每天训练15分钟。内容:压力摇摆、肩部阻力前行、拉脚前行、推脚倒行、推臀倒行
3、静心养心训练。
静坐是中华传统文化健康养生的精髓,通过训练,运行气血,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增强大脑的本能力量,进而加强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然疗能,在注意力训练中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平复。
(三)、“阳光少年”成长家庭援助
1、活动申请
1)登录《网上家长学校》活动报名网
http://www.21-our.com/jz/
登录微信《博思家庭教育》活动报名
2)报名成功后,预约测评,办理入训手续,建立训练档案。
3)派对志愿者家长,制定训练方案。
2、训练资助说明:
1)凡深圳户籍、暂住人口,享受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标准如下:
训练周期:30周(8个月)为1训练周期,训练资费:24000元/每周期,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18000元/每周期,家庭承担6000元/每周期。
2)家庭承担费用,若有困难,可申请《学困生专项基金》资助。
3)受资助人的承诺
①受资助人所提供的跟本资助有关的资料都是真实、准确的,并无欺诈和遗漏任何重大信息。
②受资助人每天向资助人指定的代表汇报“学困生”训练项目执行情况并接受训练活动检查登记。确保项目有效执行。
③保证完成训练机构对“学困生”训练的学生和家长必须执行的各项训练要求,若未执行愿承担经济惩罚。
④在“学困生”训练发生中断时,在资助人要求的时间内,与指定的代表会面并接受其对项目的监管,若不能继续执行训练计划,愿向资助人退还全部资助费用。
3、家长志愿者1对1家庭援助。
1)为被服务的家庭做操作培训辅导,服务8个月时间。
2)每天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为被服务的家庭及时解答疑问或及时向老师反馈训练。
3)每天检查督促被服务的家庭完成训练计划,并做好每个家庭的训练登记记录。
4)组织被服务的家庭参加周末亲子训练沙龙。
4、“阳光少年”成长援助家长系列课程
1)100课时,每周2-3课。
2)为方便家长学习,网络开课。 YY课堂、腾讯课堂。
3)网上回放。《注意力训练工作坊》、微博、微信。
5、60场训练分享亲子沙龙。
1)固定场地: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每周周末1个半小时
3)给家长和做训练指定培训
4)分享家庭训练经验
(一)、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1、坐立不安,活动过多,容易分神。
2、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经常惹人或干扰他人。
3、作业不认真,边做边玩,做的时间过长。
4、阅读时常跳字,读倒字,抄写时常漏字,漏行,笔画颠倒。
5、写字常超出格子,字体大大小小不整齐。
6、做事情有始无终或丢三落四。
7、情绪改变快,容易兴奋,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或叫喊。
8、经常弄坏学习用品或不爱惜东西。
9、规则意识淡薄,集体活动时好占上风,争先恐后。
10、爬上爬下,跑出跑进,不听劝阻。
11、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
12、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或由好变坏。
(二)、注意力缺失的生理变化
1、视觉不平顺 婴幼儿出生后视觉不稳定,喜欢看动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增加,视觉会慢慢稳定。能作左右及上下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但是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一些孩子视觉仍不稳定,无法作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漏字、跳行。严重的无法阅读,做功课眼睛容易疲倦,造成学习能力不足。
2、听觉识别不足 幼儿听觉较弱,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刺激。在婴幼儿期间,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造成了幼儿为了避免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听力不佳、容易忘却、不懂得和别人沟通、上课不专心。
3、前庭平衡失常 大脑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控制系统。由于生理和环境等原因,导致前庭平衡失常。所以方向感不强、身体协调性差、感觉失常,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
(三)、注意力缺失的成因
1、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因而自制能力差。
2、病理原因 孩子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
3、环境原因 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4、教育原因 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有问题等。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5、心理原因 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心理、学习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
二、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危害
(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学习费时,效率低下。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学习时间无限拖长,常常打疲劳战。
2、作业拖拉或完不成作业。做作业边做边玩,拖延时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小动作,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对作业有压力。
3、学习时好时坏。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成绩不能稳定。
4、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任务稍微加大,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很被动,失去学习兴趣。
5、形成学习障碍。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由。
6、厌学症。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成为学校和班级的负担。
(二)、对学校纪律的影响
1、上课爱做小动作。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画画等。
2、上课易扰乱课堂秩序。不听老师讲课,和周边同学交头接耳说话、打闹玩耍,制造事端引起大家关注。
3、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 ,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孩子具有高攻击性。
4、不能完成学校和老师交办的事情。当受到压力时,无法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常常会违规、违纪。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
2、经常触怒老师和家长。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教导,总是表现出任性和逆反。
3、易让他人讨厌。爱打断别人谈话,接别人的话茬。说话不加思索,语言表述不清。时常行为突兀,举止不雅,搞怪。
4、容易错误理解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
5、不适应集体生活。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容易被新鲜的事情刺激和吸引,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表现得我行我素。
(四)、对自理能力的影响
1、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
2、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
3、动作协调性差,手里拿的东西常常落地,在玩耍、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4、缺乏组织能力。遇到协调他人一起来完成的事情,就束手无策。
5、没有时间观念。在完成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忘记时间。
6、缺少规则意识。日常生活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对自信心的影响
1、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 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2、长期被学校和老师孤立,事事不如人,感到自卑 。
3、常常遭遇家长责难和家庭暴力,得不到尊重和关爱,失去自尊。
4、常常做事半途而废,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差,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家长要立马停止对孩子的伤害。孩子的行为是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病理行为,是不能承担过错的。
2、家长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孩子要正面引导,多鼓励,少批评。
3、家长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只有问题的家长,没有问题孩子。孩子没有选择家长的自由,孩子一直在被动成长。所有,只有家长转变自己,孩子才能得到转变。
4、家长要全力理顺家庭关系。要永远把夫妻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首位,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之家。
(二)、注意力矫正专业训练
1、少年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
《学生手册》、《家长手册》。30周,每天训练30分钟。内容:视觉集中训练、视觉集中训练、视觉追踪训练、视觉分辨训练、视觉转移训练、视觉理解训练、视觉测试训练、知觉转移训练、听觉集中训练听觉记忆训练、听觉分辨训练、听觉转移训练
2、注意力训练《肢体操》。
美国著名青少年行为训练专家,欧戴尔博士、库克博士40多年研究成果。33周,每天训练15分钟。内容:压力摇摆、肩部阻力前行、拉脚前行、推脚倒行、推臀倒行
3、静心养心训练。
静坐是中华传统文化健康养生的精髓,通过训练,运行气血,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增强大脑的本能力量,进而加强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然疗能,在注意力训练中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平复。
(三)、“阳光少年”成长家庭援助
1、活动申请
1)登录《网上家长学校》活动报名网

登录微信《博思家庭教育》活动报名
2)报名成功后,预约测评,办理入训手续,建立训练档案。
3)派对志愿者家长,制定训练方案。
2、训练资助说明:
1)凡深圳户籍、暂住人口,享受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标准如下:
训练周期:30周(8个月)为1训练周期,训练资费:24000元/每周期,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18000元/每周期,家庭承担6000元/每周期。
2)家庭承担费用,若有困难,可申请《学困生专项基金》资助。
3)受资助人的承诺
①受资助人所提供的跟本资助有关的资料都是真实、准确的,并无欺诈和遗漏任何重大信息。
②受资助人每天向资助人指定的代表汇报“学困生”训练项目执行情况并接受训练活动检查登记。确保项目有效执行。
③保证完成训练机构对“学困生”训练的学生和家长必须执行的各项训练要求,若未执行愿承担经济惩罚。
④在“学困生”训练发生中断时,在资助人要求的时间内,与指定的代表会面并接受其对项目的监管,若不能继续执行训练计划,愿向资助人退还全部资助费用。
3、家长志愿者1对1家庭援助。
1)为被服务的家庭做操作培训辅导,服务8个月时间。
2)每天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为被服务的家庭及时解答疑问或及时向老师反馈训练。
3)每天检查督促被服务的家庭完成训练计划,并做好每个家庭的训练登记记录。
4)组织被服务的家庭参加周末亲子训练沙龙。
4、“阳光少年”成长援助家长系列课程
1)100课时,每周2-3课。
2)为方便家长学习,网络开课。 YY课堂、腾讯课堂。
3)网上回放。《注意力训练工作坊》、微博、微信。
5、60场训练分享亲子沙龙。
1)固定场地: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每周周末1个半小时
3)给家长和做训练指定培训
4)分享家庭训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