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是本世纪20年代初,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创立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认为,神经症是内向性、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地追求完美。具有这种特征的人,当他遇到生活环境的改变,甚至很轻微的精神创伤时,也会倾向于使自己产生自卑感而产生疑病素质。而多疑症素质的人竭力追求尽善尽美,而越是追求,越感到焦虑、敏感,最终形成精神交互作用,产生神经症。森田疗法正是根据神经症产生的规律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我,要求患者对症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做到顺其自然,反而不改自变。因为,心理学规律表明,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采,反而逐渐消退。当然在进行森田疗法治疗时,必须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在“顺其自然”的同时,还要让患者忍受一定痛苦即面对现实,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任意抵抗、排斥或回避。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力,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才能真正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森田疗法分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两种方式:
    一、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是指患者必须住在医院里接受特殊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绝对卧床期——一般为4-7天时间,在这一阶段内禁止患者会客、读书、谈话、吸烟、听收音机等,不予任何安慰与解释,除洗漱、吃饭、大小便以外,保证绝对卧床。在此期间,甚至有的患者可能病痛会加重,要求中止治疗而出院。当病人把所有的烦恼之事想过之后,就没什么再可想的了,因此,就会感到无聊,并自然要求下床做些什么,便进入第二期。
    轻工作期——一般为3-7天时间。此阶段禁止外出、看书,仍不允许患者与别人交谈。白天由医生带出散步或做轻体力劳动,晚上开始写日记,不许写关于病的问题,而只写病以外的其它事情,其目的是让患者避开病的注意,通过关心外界其它活动而接受症状,使之淡漠。
    重工作期——一般为3-7天时间。此阶段不问患者症状。只让他努力工作,并加大工作强度。可让患者开始阅读书籍,要求每晚记日记,此期的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耐受力,进一步将精神活动能量转向外部世界。
    生活训练期——一般为1-2周时间,此阶段是为了患者出院做准备,因此,允许患者离开医院外出活动,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活动。无论进行何种活动,都要求患者每晚回病房,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其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二、门诊治疗
    门诊治疗主要是通过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交谈方式进行,一般一周一次或两次。在门诊治疗中,医生要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掌握患者的生活史,尽可能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与患者不以症状作为谈论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生活,并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但医生不要过多地采用说服方式,而要多用提问的方式启发患者对问题的理解,帮助患者理解顺其自然的道理,最终使患者对精神的自然流动及其演变有了真正的体会,而达到消除病症的目的。
    森田疗法自创立以来深受广大心理学和医学工作者的欢迎。它主要适用于强迫症、恐惧症、神经症、疑心病症等病人。治疗进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病症约需三到五周左右,重症者可长一些为60-70天,平均周期一般为40-50天,森田交通法规虽然对神经症等有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时也应注意:无论是住院或门诊治疗,都应选择那些既有体表神经质症状,又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有强烈的求治的愿望的患者,否则,不宜采用森田疗法。
    * 森田疗法实例:
    患者钱某,女,纺织厂工人,因疑症证而来就诊
    患者在日记中自述:“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三年前,我的一位最要好的朋友告诉我,她生病了,牙龈常出血,不久便患血癌去世了。从此我特别注意我的牙,慢慢对牙出血产生了恐惧心理。一次我刷牙不小心碰破了牙龈,我对此十分恐惧,因此,我每天刷牙前都恐慌不安,越想越怕,越怕越容易碰破出血,我担心自己也患了血癌,精神上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状态,真是痛苦不堪。”绝对卧床期:“……我对健康太注重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牙出血了没有,越注意,越感到牙易出血,也越担心有病,这就是心身交互作用,还有自我暗示”我今天千万别把牙刷出血” ……所以我的病来自自身,医生告诉我这个毛病可以克服,我就按照医生讲的去做,不去理会病,不去注意牙,结果反而精神不那么紧张了。”
    轻工作期及重工作期:“我今天做的书法作业大家都说好,我太高兴了,我居然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我只想着写字,对牙出血抱着就让它出去吧,随它便之态度,反倒觉得牙既不疼也不出血了……我干活很累,根本没顾得上注意牙的问题。”
    患者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康复出院后经过追踪访查,其疑心病症未复发。
    厌恶交通法规是把需要消除的行为或症状,与某种厌恶性或惩罚性的体验和刺激结合起来,以建立厌恶条件反射,从而消除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的各种不良的病态的行为既然可以在生活经历或心理创伤的体验中,通过条件反射的建立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那么,同样可以在痛苦的反应或惩罚性的体验中,通过厌恶条件反射的建立,抑制和消除原先的条件反射。例如,喝酒可作为“提神”的信号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导致嗜酒,同时可让有酒瘾的人喝酒时口含能引起恶心的药物,使酒成为痛苦体验的信号刺激而建立厌恶条件反射,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厌恶疗法有三种形式:
    A电击厌恶疗法:将患者的习惯性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在想象中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休息几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可从每日6次到第二个星期1次。
    B药物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病态的行为欲望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从而将该行为反应逐渐消失。
    C想象厌恶疗法:将医生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患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厌恶疗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主要用于强迫症和种种行为障碍的患者,如日常生活中想戒烟、戒酒,控制饭食等也可采用此方法。但因为厌恶疗法实施时会给患者带来极不愉快的体验,因此,一般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才使用此法。
    * 厌恶疗法实例:
    患者张某,男,34岁,从20多岁起就是一个酒瘾者。
    为了消除患者嗜酒如命脉的恶癖,采用厌恶疗法。医生在治疗中,找来10个杯子,在其中6个杯子里装入烈性酒,另外1个杯子里装入自来水。10个杯子随机摆放。医生让患者任意拿起一个杯子闻一闻。当他闻到杯子里装有酒时,医生便给他一次电击。(电击仅能使人感到疼痛,不可太强)经过几次治疗后,医生改用间断性(惩罚)程序。即患者每闻5个装有酒的杯子,其中就有三次电击。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医生让患者看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字,有的是某种酒的名称,有的是其它无关的字,把卡片字朝下放在桌上,让患者随机翻起卡片,如果翻起的卡片上面写的是酒的名称,患者就被电击一下,如此反复进行,这样,每次连做三遍,一般连续三个星期就会将酒戒掉。
www.21-our.com
您的浏览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