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的话,就已经说明“学习的目的”止于至善,也就是不断的使人弃旧图新,完善自己,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不断地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昨天我的博文题目是《越优秀的人越容易优秀》,什么是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就是每天不断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更加完善。今天我又收到北京四中家长包HY的学习感受,洋洋洒洒近六千字,从头看到尾,我发现这篇文章就是一“简明的指导手册”。北京四中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中学之一,初一年级家委会这次“团购”我们的“德行与责任”的夏令营,让我很感动,因为验证了“优秀的家长养育优秀的孩子”。我很喜欢四中的这次来学习的孩子们,阳光、积极、上进、努力,这次“德行与责任”的训练,一定会为他们在追求理想和优秀的道路上助力。由于我们的学习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训练的,我也感动于四中家长的学习热情和努力。
从下面的文章中,大家看到了“优秀的家长”是不是在追求“完善自己”?是不是在追求“能定、能静、能安,能虑”最后“能得”的境界。这就是我们在家长训练中所说的学习的目的就是“盯自己,悟规律”。家庭教育家长只要把学习的目的坚定在“改善并完善自己”,那你的家庭教育和亲自关系就会“优秀”。不断地反思和反省自己,并努力地完善自己,那不就是在教自己做人吗?还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育孩子就是教自己做人的过程”,看看包女士的文章,体会体会今天文章的题目。
谢谢包HY女士,让我学到了很多,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有缘分,可以成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呵呵。
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包HY
越来越体会到郑委老师这套培训体系的魅力所在,每一天的作业,都是在强化观念的改变,信念的坚定,智慧的方法,与不断的坚持。当我们逐步学会欣赏我们的家人,逐渐营造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静下心来用智慧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时,能够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爱我们的家人时,我们就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孩子也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幸福便悄然而至。
每一次的800字感受,又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内省、不断学习、与不断进步的过程。上所行下所效,谓之教;养子使其做善,谓之育。上行下效,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高度,有境界,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施教者。所以先修身,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是我们“教”孩子的关键;养子使其做善,这就要求我们要严守责任和德行的底线,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才是“育”的关键。
回头反省自己这么多年对孩子的教育,有对也有错,对的就会形成孩子身上的优点,错的就会造成孩子身上的问题,所以“孩子的问题的的确确本质上就是家长的问题”。
虽然我和丈夫都认为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先成人再成才”,可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一方面十分优秀,性格开朗、有自信、不服输、意志力与能力都很强,但另一方面却也表现出许多问题的苗头,孩子性格自我、做人高调、容易发脾气、说话做事经常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都很为之焦虑,深知这样的性格如果一旦成型,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不仅会栽跟头,自己也不会感受到幸福。我们都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够为人谦虚,学会包容和尊重他人,能够与他人更好地合作相处,但是却不能明确地找出自己教育中的问题,也一直纠结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殊不知,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术”,如果不求教育之根本,都只能是抱薪救火,不能最终解决问题。(郑委老师:说得好!道出了很多家长每天学习却不见进步的根本原因)
正值孩子德行班结业,老师们给孩子种下了一颗幸福种子,至于如何生根发芽开花就要看我们家长这块土壤是否肥沃了,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急待找到问题的根结,尽快调整改变自己,让这颗幸福的种子,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郑委老师的智慧原则是找原因,想办法。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究其源头,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解决之道。反省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应该是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当然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刻,希望得到郑委老师的指点。
1. 忽视了责任和德行的培养
首先,就是关注过多,太害怕孩子受委屈。过多的关注,使孩子非常自我,只会当主角,不会当配角。起初,我还因为孩子在聚光灯下的出色表现,非常骄傲,觉得孩子能力强,不怯场,但是当我发现他只能出现在舞台上,却不会坐在观众席上去欣赏别人时,我才开始有些担心。当大家都以他为中心时,他会表现地很好,能力也很强,但是一旦不能成为焦点时,他就会心里不舒服,情绪不好。
因为太害怕孩子受委屈,其结果就是孩子一点儿委屈也受不了,一受委屈,就会情绪不好,而且还会立刻表现出来,经常不分场合、不顾大局,甚至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或者出言不逊。其最终结果就是,现在不受小委屈,以后就受大委屈。现在,我们已经商量好,要把郑委老师总结的德行六子真言“不伤害不妨碍”作为我们全家的行为准则,大家随时相互提醒对方的“缺德”行为。
上个学期班委改选时,我说服了孩子先不担当班长一职,让他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配合别人的工作。孩子是懂道理的,但是当他不再成为焦点时,那种失落感让他在各方面都有些不舒服,表现出来就是情绪烦躁,更加地不虚心。因为我没能太体会他的感受,对他的不好表现态度有些强硬,结果班干部选举之后的这两个月,孩子突然间就逆反起来了,什么事都跟你扭着来,就像老虎屁股一样,一摸就跟你急。如果不是听了郑委老师的讲座,我一定会非常焦虑,又因为放假后还有郑委老师的德行班,所以我决定静下心来,给他空间,等待孩子自己的调整。孩子的长大,需要经历挫折与考验,这种心灵的磨练是谁也帮不了的,而且,我相信,“德行班”一定会对孩子内心产生触动,这种正向触动一定会帮助他调整心态,重新找回自己的正确位置。
我需要的调整就是,将对孩子的关注转移部分给爱人,少一些对孩子的关注,多一些有意义的帮助。从内心深处放开手,相信他,让他自己去体验生活,我的职责不是不让他摔跟头,而是摔倒之后给予鼓励和帮助。(谨记: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如果大人溺爱、宠爱、有条件地爱、无原则地爱,就会剥夺孩子拥有“爱”的能力)
其次,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够宽容,缺少耐心。一方面非常溺爱孩子,一方面却又对待孩子的错误非常苛刻,造成了孩子不勇于担当,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如果我们能够宽容些,形成“错误是宝贝的家庭氛围”,出了问题时,大家首先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然后再认真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孩子就会正确面对错误。一旦能够正确面对错误,孩子就会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勇于尝试,因为他知道,错误只是一种新的体验而已。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被委以重任的人都是敢于担当责任、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温习孩子犯错误时的处理流程:1. 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自己有情绪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孩子的问题;2. 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有情绪就不要处理孩子的问题;3. 分析孩子做错事,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故意知道后果严重,就要批评,但一定要遵循事前约定、事中提醒、事后总结的原则;4. 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正确评价这件事:首先要理解孩子,是人都会犯错误,然后以愉悦的心情对待问题,又有进步的空间了,其次,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首先找原因的好习惯,并提供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自己选择其一,最后,一定要把责任还给孩子,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想想自己对待外人非常宽容,总是在欣赏别人的优点,但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总在挑剔他的不足,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对待外人非常平和,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却经常情绪暴躁。孩子行为处事的方式都是跟家长学的,如果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总是很苛刻不宽容,经常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也会潜移默化地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发泄情绪。以前我总是奇怪这孩子怎么就不包容,现在才反省到,原因全在自己。所以,所以只有我们家长对孩子宽容,让他感受到家长包容的爱,他才会如此去对待别人;只有我们学会欣赏自己的家人,孩子才会学会去欣赏别人。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错误,才能培养孩子遇到问题去积极解决的好习惯,才能让他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才会学到如何去欣赏别人。我现在每天做作业时,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静心,学会从内心深处不再焦虑,学会欣赏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爱人,你会发现,整个家会因为你的欣赏而变得充满爱意。(体会:还在努力中,习惯的改变真的很难)
再次,忽视了精神需求的培养,而过多的物质满足又造成了孩子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孩子最初本来没有太多的物质要求,而我却总是因为孩子成绩优秀或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主动提出给孩子各种物质奖励,或者孩子稍微一想要我就立刻满足了,结果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也很少主动去要求买东西,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太当回事。直到最近孩子主动提出要换Iphone手机时,我才意识到,物质欲望培养多了。
郑老师书上的一个例子给了我启示,可以平时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也可以是他做家务活挣来的,将花费分为三类,必需的,不必需的,可要可不要的。必需的爸爸妈妈出钱,不必需的,孩子自己出钱,可要可不要的,大家讨论,如果通过大家一人一半。这样可以养成孩子自己理财的意识,也可以给他空间尊重他的要求。
孩子以前都是打车回家,然后实报实销,我讲了很多次希望他能考虑偶尔也坐一下公交,每一次,他都会很多借口,什么人多挤不上去,什么车太少等不到等等。上个学期,我把每周的打车钱提前交给了孩子,告诉他如果能坐公交车,省下的钱就是他自己的零花钱。结果上个学期,不管天气如何恶劣,孩子天天公交车回家。期末考完试后,孩子用自己攒的钱买了一个音响效果特别好的耳机,他兴奋地说,用这个耳机来听音乐才是真正的享受。我想,孩子享受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他自己独立支配的喜悦。现在体会,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现在,孩子很少乱花钱,因为他知道,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他最喜欢的事情上。
其实孩子挺好的,我所需要提高和改变的就是关注孩子精神需求的培养,将物质方面的需求从过早过容易满足,转变成延迟满足,也能让他体会到得到自己想要东西后的喜悦感觉。
最后,就是缺少原则。这一点孩子的爸爸做的比较好,立好规矩就要执行。而我,总是界限不清,禁不住孩子说好话,更禁不住孩子受委屈,好像孩子受了委屈,我比他还难受。结果在孩子心里,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规矩,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宽严有度才是真爱,而我却做反了,宽在了做人,严在了做事。做人的界限不清晰,孩子就会不断地挑战你的底线,导致管教越来越难。其实只要规矩立好,孩子会很好教育。在这个圈内,给他充分的空间与自由,孩子可以自己完全做主,但是不能越界,否则后果自己承担。而缺少原则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不知道害怕,做事没有规矩,不招人喜欢。今后需要提高的就是原则性一定要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宽严有度才是真爱。
2. 内心的期望过高
因为自己是第二象限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以成功为导向的,虽然关注了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意志力,自信心,坚持力,上进心等等,但是却忽视了责任和德行这两块基石。现在想想这是对孩子的有条件的爱,期望和要求都太高。
这种高的期望,导致的就是对孩子的过多包办,基本上把孩子未来十几年的发展,似乎现在就已经给计划好了,一步一步,还衔接地非常到位。先上一年四中高中,然后去上美国第一高中,然后再上哈佛。这种目标导向的教育,忽视了过程的体验,结果就是既使孩子达到了我的目标,他也未必幸福,如果达不到目标,孩子就会面临很多问题,甚至会事与愿违。
其实包办的根本原因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物了,替他做了本应该属于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应该剥夺孩子去体验生活选择未来的权利,总担心他会走弯路,其实弯路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现在知道了,孩子的未来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我们的首要责任是把他培养成一名有责任心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关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对人生有积极追求,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的人。
对照郑委老师的德行责任坐标,我把才华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德行的培养;我希望孩子有爱心,却忽视了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真是有些本末倒置了。所以,我必须首先从内心深处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把培养幸福调整为自己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
3. 教育方式缺少智慧
a) 用嘴教育
几乎是用过了所有的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方式,要求过多,不管用就批评,觉得还是不行就表扬加鼓励,最后就会用上我们自认为对孩子很“平等和尊重”的讲道理。本来就不应该多表扬多批评,而我还经常表扬上升到 “人格高度”,批评上纲上线,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对不起孩子。其实,每一次说教,孩子都很配合,都能理解,也希望能够改正,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帮助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忽悠完了就让孩子自己去改”,改好了我们就会很高兴,如果改不好,就会再批评教育,甚至发脾气,孩子那么强的上进心,就在我们一次次的缺乏操作方法的指责与说教下,变成了逆反。孩子本身特别想好,我们需要的是帮助孩子提供方法,然后执行时给予提醒,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温习正态分布原则:平时多鼓励,事后才表扬,犯错少批评,评价还责任。一定要牢记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表扬批评公式:描述行为+说出结果+感受(谢意或伤心);鼓励公式:相信孩子一定行+正确行为描述+以后做事的方法和方向+期望)
b) 缺少平等和尊重
我们一直自以为对孩子非常平等和尊重,可是孩子的一次作文才让我们知道他认为我们非常不平等。原文我没有看到,是老师看了之后给我打电话沟通的,他说道大人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一个错误,就会揪出夸大出许多错误,不让人心服;大人批评时,孩子只能听着,而且还得态度特别好,如果态度不好,就会没完没了,后来学会了,嘴上不顶,但心里顶,态度还挺真诚;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事情你们大人都做不到,凭什么还要求我们;他盼望着能尽快长高,让我们体会一下仰头批评是什么滋味,如果太过分,他可以拔腿就跑,但现在还不太敢,因为他爸爸比他厉害……
听老师念完之后,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看来我们真的要反省一下自己“辛辛苦苦的教育了”。孩子原本就是一张白纸,而我们才是这幅画的创作者,他表现出来的问题,要么是我们自己身上的问题,要么是对我们不良教育方法的反抗。
郑委老师说过,真正的平等和尊重是要“用心”的,是能让别人感受到的。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孩子的情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伤害到孩子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倾听,而不是苛责与批评。尊重和平等是教育孩子的最根本原则,这真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悟。
c) 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明明知道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去比较,可是还是不由自主地要比较,而且还是在和一个不存在的能够集所有孩子优点的“优秀孩子”作比较。结果就是你越拿好的和他比,他就越和差的比。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进步,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孩子自然就会做到拿自己和优秀的去比较,他会因此而产生内动力。比较的结果就会让孩子产生逆反,他感觉到的不是你的爱,而是你的没完没了的要求。
想想孩子生下来,一个个本都是活泼可爱的小精灵,用他们探求的眼睛在吸取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孩子身上的优点是我们给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给的,所以,真正该反省的是我们家长自己,真正该改变的也是我们家长自己,而不是还是一味地去要求我们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们。
改变自己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所以也不要期望自己今天改变了,孩子明天就会立刻改变。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是美好的回味。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真爱是基础,责任是关键,德行是根本,信念是保障,智慧是方法。一切还不晚,我希望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我的孩子,逐步体会什么是真爱,也让我的孩子慢慢感受到我的真爱。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郑委老师的谢意,真的是十分庆幸自己及时遇上了他,他十几年的研究与沉淀,深刻而且操作性极强,我们只需要静下心来去做,去悟、去坚持,我坚信我们终将收获累累。我也真心地感谢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是他才让我有机会重新自我反省与完善,重新用另一种心态去感悟与享受生活。
最后,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修身完善自己,培养人格高尚的孩子,让他自己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空,对社会做出贡献。